沪上阿姨港股上市!8300家门店背后的资本狂飙与暗礁

U88编辑部 · 2025-06-26 19:00:00 来源:U88编辑部 28


沪上阿姨港股上市 市值近200亿港币

2025年5月8日9点30分,港交所铜锣敲响,发行价14.8元,市值突破216亿港元,中价茶饮第一股沪上阿姨正式诞生!


沪上阿姨港股敲钟

沪上阿姨成为继蜜雪冰城、古茗之后港股第五家上市的茶饮品牌。从一家夫妻店到港股上市,沪上阿姨是如何做到的?

01沪上阿姨成长记:从25平米档口到港股敲钟

沪上阿姨的上市是一场蓄谋十年的资本进击。

24.6亿港元募资额超募1.8倍,美团、红杉中国等基石投资者的押注,印证资本市场对下沉茶饮赛道的看好。

首日收盘市值定格223亿港元,相当于递表时的3.6个茶百道体量。



2025年,新茶饮迎来了上市潮,沪上阿姨抓住好时机。今年开年仅3个月,古茗和蜜雪冰城就相继登陆港股,不久前霸王茶姬也在美股上市。尤其是蜜雪冰城,上市首日股价即大涨超43%,一举扭转了此前奈雪的茶、茶百道、古茗在IPO首日跌破发行价的现象,目前其总市值已逼近2000亿港元。


与此同时,沪上阿姨还有另一个独特之处:这位从上海起家的“阿姨”,却是个“北漂”。

“上海少妇”这个外号,潜移默化的坐实了沪上阿姨的地域属性。但从门店布局图上你会发现,其门店大本营不在上海,而是山东,这里也是创始人夫妇的老家。 

沪上阿姨旗下门店总数超过500家的区域,除了广东外,均分布在华北、华东和华中地区,其中山东排名居首,拥有1209家门店;整个京津冀沪上阿姨开出了1020家门店,仅天津一个直辖市就有331家店。而像福建、浙江这样的茶饮“重镇”,沪上阿姨的门店都不过只有两三百家,即使在上海,它的门店也只有109家。

因为随着门店的扩张,创始人单卫钧很快发现在上海做奶茶生意的不易:高房租、高竞争、高人工、低利润。另一方面,五谷茶更适合做成热饮,这决定了沪上阿姨的产品在北方要更受欢迎。于是快速调整战略布局,为沪上阿姨的扩张定下两个基调:一路向北,一路下沉。

按招股书的解释,北扩的初衷仅是因为当时沪上阿姨的招牌产品五谷茶饮更适合北方人的口感,但这个无心插柳的举动却成就了沪上阿姨北方新茶饮头号霸主的地位。

当然这位北方霸主的诞生,也源于创始人夫妻单卫钧和周蓉蓉曾是外企高管,从业经历涵盖了消费、餐饮、营销等领域,能驾驭“规模与质量”的钢丝绳,跨越从千店到万店的“管理黑洞”,把当初上海人民广场一间25平米的档口奶茶店,壮大成坐拥8300家门店的现制茶饮巨头。


而嘉御资本连续三轮(2020-2023)对沪上阿姨的投资,为其提供了扩张燃料。2022年,凭借资本加持,沪上阿姨启动“百日千店”计划,通过加盟费三年分期(年均1.66万)及免除管理费的组合拳,显著降低门槛,加速网络铺开。

02从价格竞争到价值重塑

近期,2025年全民营养周期间,沪上阿姨发布了《中国现制茶饮膳食营养升级》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


基于对茶饮行业同质化困局和消费者健康需求的深度洞察,沪上阿姨以"每日健康+"创新理念破局,通过科学研究和产品实践,将抽象的膳食营养需求转化为可感知、高品质的健康茶饮价值。这一理念跳出了传统健康营销的单一卖点逻辑,为行业开辟了差异化赛道。

具体而言,"每日健康+"通过科学配比食材原料与营养成分,着重推出的“超级果蔬系列”产品,让消费者在享受美味饮品时轻松补充日常所需膳食纤维(如每杯超5g膳食纤维,满足成人日需20%-35%),真正实现"好喝"与"健康"的双重价值。例如新品羽衣火龙果高纤瓶含11.9g膳食纤维,相当于一斤西芹的纤维含量,精准匹配现代人快节奏生活中的营养缺口。

03供应链+数字化”双轮驱动的模式

沪上阿姨产品端从“胃”拿捏住消费者,而护城河密码:供应链铁网,才是沪上阿姨品牌的最大的“核武器”

碾压级物流基建筑底:12个区域中心仓(平均8000㎡)、4大设备专仓、8个日配送量超400吨的生鲜集采仓、16个覆盖90%门店的24小时达前置仓,共同构成行业最密仓储网络。

这使供应链成本占比压至28.7%,较蜜雪冰城低3.4个百分点,较茶百道低6.7个百分点。

依靠这一完善的供应链体系,沪上阿姨能够实现每周将新鲜食材送达门店两至三次,显著提升门店营运效率的同时,有效降低原材料浪费,供应链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沪上阿姨拥有高度标准化及数字化的门店管理系统,为加盟商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支持及督导,同时确保门店网络的可扩展性,实现现有加盟商开新店比例提升,通过技术手段提升运营效率。

同时在采购方面,沪上阿姨为加盟商建立了集中采购平台,该平台从公司筛选的本地优质供应商及自设的生产设施采购食材,且令公司能够严控食材供应,并提高对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沪上阿姨“供应链+数字化”双轮驱动的模式,正是“技术效率”与“运营效率”相结合的完美实践。

04北伐狂飙,中端困境

沪上阿姨的商业模式与其他新兴连锁茶饮品牌类似,主要依靠加盟模式实现快速扩张,盈利来源也主要来自加盟商——通过向加盟商销售原材料、设备以及收取加盟服务费等获取收入。截至2024年底,沪上阿姨旗下近99.7%的门店为加盟店,全年营收中,有高达31.69亿元(占比96.5%)来自向加盟商销售货品、原料、设备及相关服务。

聚焦北方下沉市场,一路高歌猛进

与很多聚焦一线、二线城市的品牌不同,沪上阿姨的“主战场”集中在三线及以下城市,有50.7%的门店位于这些区域,下沉市场成为公司业绩增长的重要引擎,2023年和2024年分别贡献了45.5%和48.2%的营收。可以说,沪上阿姨收入的“半壁江山”正是由数量庞大的“县城中产”消费者支撑起来的。



近年来,沪上阿姨在品牌布局上采取多线并进策略。除了原有的主品牌外,还推出了定位高端的精品线“沪咖”,并在2023年专门为下沉市场打造了“轻享版”门店,将产品价格压低至10元以内,明显对标蜜雪冰城,以强化自身在下沉市场的竞争力。2024年,“轻享版”进一步升级为2.0版本,正式命名为“茶瀑布”。新版本在加盟模式上更加“轻量化”,大幅降低了开店成本与门槛,积极抢占一、二线城市非核心商圈以及下沉市场中价格敏感型消费人群的市场份额。茶瀑布产品定价多在10元以内,投资门槛低,吸引县城创业者,但目前规模尚小,GMV占比不到2%,尚未形成明显规模效应。

据灼识咨询数据显示,在门店总数和GMV增速方面,沪上阿姨已成为国内前五大中价现制茶饮品牌中增长最快的一家。其实早在2019年前后,沪上阿姨就进行了一次品牌转型,引入鲜果茶产品线,成功打入南方市场,同时品牌形象也从“卷发上海老阿姨”升级为身着旗袍的中式“美女阿姨”。到2024年,品牌再次焕新,推出“摩登东方茶”概念,以梳着时尚波波头的“摩登女郎”形象示人,进一步吸引年轻消费群体。


为了支撑快速扩张和收入增长,沪上阿姨在加盟政策上也采取了更加激进的策略,大幅降低加盟商的运营成本。2025年最新的开店政策是,加盟费从原先的4.98万降到2.49万元,直接砍半,设备费用也支持分期,首付在30%,余款分12个月每月扣除。此外,管理费、培训费、营销费、选址费、首次设计费、开业服务费和外卖运营费,7项费用全免,原来开沪上阿姨不算房租和装修的预算在17万左右,现在加盟前期预算直接降到了11万。

中端定位困境,依赖下沉市场,“夹缝”求生

沪上阿姨作为一家定位中端的茶饮品牌,也避免不了面临“上压下挤”的市场困境,同时在中端定位上也存在明显短板。

沪上阿姨产品客单价约15元,处于高端品牌(如奈雪、喜茶,客单价25元以上)与低价品牌(如蜜雪冰城,客单价不到10元)之间,价格带尴尬,既缺乏高端品牌溢价,又无法依靠低价吸引大规模流量,导致市场竞争力不足。

而且中端茶饮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品牌众多,同质化严重,沪上阿姨难以脱颖而出,面临“上有天花板、下有地板”的双重挤压。而且相较于高端和低端品牌的火爆人气,中端品牌人气就显得不温不火,门店客流比较低迷,属于“夹缝中求生存”。

沪上阿姨50.4%的门店位于三线及以下城市,贡献近一半收入,显示出对下沉市场的重视。

也正因如此,为了弥补主品牌的中端困境,沪上阿姨才会采取多线并进的扩张之路。

05上市不是终点,是起点

随着沪上阿姨的上市,我们可以看到新茶饮品牌上市是另一个起点。

奈雪2024年预亏8.8-9.7亿,市值跌超九成,被迫放弃高端定位转向加盟模式,牺牲品牌调性换生存;蜜雪冰城加盟扩张遇新店盈利下滑、老加盟商垄断资源;古茗重投供应链却面临原材料和技术风险。  

经济学家张维迎指出:"上市不是终点,构建可持续盈利模式才是关键。"这场上市潮本质是消费产业升级的压力测试——资本退潮后,只有将供应链转为技术优势、加盟商变为利益共同体、以产品创新而非价格战突围的品牌,才能穿越周期。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