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亦和Keep联动背后的千亿情感经济!书亦烧仙草用“情绪供应链”逆天改命

U88编辑部 · 2025-07-02 19:00:00 来源:U88编辑部 40

01 一场用粉色奖牌重构的茶饮战争法则

2025年6月20日,书亦烧仙草与Keep联动的《超级粉色力》挑战赛上线,到目前报名人数已近15万。参与者只需完成30公里运动打卡,即可获得限定版粉色芭乐运动奖牌+新品芭乐兑换券。这场看似寻常的跨界营销,实则是书亦从“产品贩售”向“情感运营商”转型的关键落子——此时距其经历“90天闭店1500家”的至暗时刻,仅过去两年。




02 品牌兴衰历程

(一) 快速起家,曾经仅次于蜜雪的巅峰时期:

2007年:书亦烧仙草创始人王斌在四川起家,将当时在台湾、福建流行的传统特色食材仙草引入四川。

2018年:书亦开始打出“半杯都是料”的口号,以平均1天增加3家的速度,门店数量一路疯狂增长,一脚跨入7000多门店的巅峰,门店数一度仅次于蜜雪冰城。

2021年:书亦曾花重金聘请陈小春担任首席巡店官,借着当时《披哥》的热度,洗脑神曲,大张旗鼓举办唱歌挑战赛,试图以明星效应与营销噱头撬开市场,话题度拉满,短暂出圈。但书亦的营销重点落在巡店上,强调7000多家门面规模,后期对市场加成不大,流量浮于表面,加之营销没跟上,最终花重金也只能带来一时流量,热度昙花一现。

2022年:书亦完成绝味、腾讯等超6亿元融资,出让6.19%股份,估值飙升至百亿,成为新茶饮第一只“独角兽”。

(二) 坠落轨迹,堪称茶饮界战略失误的经典反面教材:

书亦门店数量变化

2022年:开始大力推广2018年提出的植物基概念,信心满满开局却惨遭用户认知脱节的滑铁卢,强推消费者看不懂的植物基概念,遭市场冷遇,业绩暴跌,被消费者贴上“什么好喝,下架什么”的负面标签。

2022年:看到蜜雪借华与华“雪王”符号成功,眼红的书亦拿到融资后,急切地想复刻蜜雪神话,果断采纳咨询公司建议,一头扎进品牌升级浪潮,放弃了“半杯都是料”的差异化定位,东施效颦地模仿蜜雪走IP符号化路线,推出植物基新茶饮、更换红色兔子LOGO及绿色门店配色。这波操作不仅没复制到蜜雪的成功,反而因产品口感拉胯、形象设计翻车,被消费者嘲成“山寨货”。书亦一味邯郸学步下来,不仅没能超越对手,还把自己的差异化优势丢得一干二净,彻底被困在发展的死胡同里。




2023年:#书亦烧仙草倒闭门店太多二手设备滞销#冲上微博热搜。因缺乏过硬供应链与自建冷链,书亦为维持盈利压低加盟商利润,致使大批门店经营困难。不到三个月,近1700家门店接连关闭,大量二手设备滞销,原本价值六七万元的设备最终仅以2000元贱卖,沦为废铁,深陷“倒闭潮”困境。

(三) 品牌自救,突出重围的逆风重生:

2024年:在市场上节节败退的书亦,终于听到了消费者的呼声,开始调整战略。第一件大事就是把原先备受诟病的“绿底红兔”的品牌形象淘汰,换回了之前的中国风的品牌形象,不过logo做了升级,更加注重图形和字体的整体感。

2025年4月:复活现象级爆款饮品橙漫山茶花,以“情怀”杀回市场,主题地铁、网红店长营销、山茶花周边火爆出圈,上线40小时销量突破100万杯。轮番攻势之下是书亦烧仙草自救之路上,一场漂亮的翻身仗。




2025年6月:推出新品芭乐系列,并与Keep合作《超级粉色力》运动挑战赛,绑定限定粉色芭乐奖牌,引爆社交圈。

书亦曾凭借仙草原料创新与“半杯都是料”的精准定位,在新茶饮赛道迅速崛起。但后续盲目押注植物基概念、贸然改变品牌视觉形象,以及供应链管理失当,致使品牌陷入增长瓶颈。

好在2025年,书亦意识到自身在产品战略、形象塑造及供应链管理等方面的问题后,积极构建护城河,通过优化供应链体系、强化产品研发等方式稳固根基,同时通过情绪营销与跨界合作,重塑产品与品牌价值,完成传统茶饮品牌向情绪运营商的惊险自救。但此时茶饮界已陷入深度内卷期,一时的自救,并没有重现以前的光辉完成逆风翻盘。

03 情绪供应链解码:从山茶花发夹到粉色奖牌的货币化革命

书亦的绝地反击,本质是一场围绕"情绪价值"的供应链重构。其核心逻辑可拆解为符号化情感载体设计:

周边:山茶花发夹(橙漫系列)、冰箱贴(踏雪不老莓)、芭乐纸袋(6月新品)组成可穿戴社交货币,小红书相关话题播放量破亿

奢侈品绑定:借香奈儿经典山茶花元素,用15元定价传递轻奢感,消费者为集齐全套周边狂买17杯

运动社交:Keep奖牌与饮品券组合,将健身成就感转化为即时多巴胺满足

联系生活场景:与Keep合作的网球赛现场设置"粉色能量站",将运动数据(卡路里消耗)实时转化为饮品折扣,实现"身体数据-情感价值-消费行为"闭环




04  13.7万加盟费的双刃剑:情感经济能否支撑商业地基?

面对蜜雪冰城等品牌以高额加盟费筑高壁垒,书亦烧仙草反其道而行之,将单店投资压至13.7万(含万元加盟费),推出“小镇青年创业计划”。此举源于品牌发展受阻、门店萎缩,需低价吸引加盟商拓市场;同时试图通过降低门槛,扩大规模分摊供应链成本,提升运营效率,并借此下沉市场,避开与头部品牌在一二线城市正面竞争,寻找新增长空间。

书亦烧仙草的最新加盟政策:

加盟费1万元,包含管理费5000元,保证金5000元,品牌使用费、开店综合服务费全免!装修费在5万元左右,设备费用在8.5万元左右,第一次进货在3万元左右,不算房租人工,投资一家店在13.7万元左右。

尽管如此低价,但策略仍然遭遇残酷现实检验:

价格带绞杀困境:15元主力价位遭蜜雪(6元)与沪上阿姨(15元)上下夹击

管理能力滞后:2023年食安危机导致口碑分跌低,有消费者拍到过期原料未清理

情绪价值变现考验:周边生产增加供应链复杂度,限量发售引发黄牛炒价争议

加盟商生存实录:

小红书某评论区【黑糖珍珠奶茶】用户评论道“别做,我店一个月卖9万多都关门了!因为没有利润,9万营业额,实收估计就7万。物料用去5万。还剩2万,还要除去房租水电人工。”

【幻】用户评论道“别开了,一两个星期就上新品还给周边,强制买的,可能我们这边生意不是很好每次周边送不完。”

【侧耳倾听】用户评论道“书亦6年老加盟商,主要还是看位置,房租成本太高的不要碰,书亦现在各项成本也比较低结合自身预算可以看看,用心经营还是可以的。”

由此可见,书亦加盟商生存状况分化显著。部分加盟商反映,即便月营业额可观,却因物料成本高、利润微薄难以为继;新品与周边强制采购也加重经营负担。但也有老加盟商指出,选对店铺位置、合理控制成本,结合书亦当前低投入模式,仍存在盈利可能。

05 行业启示录:当奶茶成为精神解药




尽管存在运营痛点,但书亦的规模效应正在显现,书亦的“重生”印证了新茶饮战争的底层逻辑变迁:情感经济是新茶饮的终极战场。

当15万人追逐那枚粉色奖牌时,他们追逐的不仅是奶茶,更是理想中的自我镜像。书亦的逆袭证明:在新消费时代,产品的终极形态是情感解决方案。那些能将用户焦虑转化为多巴胺、把消费行为升维成精神仪式的品牌,终将在红海竞争中杀出血路。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