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百道【荔枝冰奶】爆火出圈,解码5天200万杯背后的“玄机”
一场跨越千年的“荔枝生意”
杜牧笔下“一骑红尘妃子笑”的荔枝传奇,在2025年夏天被茶百道重新演绎。当电视剧《长安的荔枝》掀起全民文化共鸣,茶百道迅速推出“海盐荔枝冰茶”与“荔枝冰奶”两款新品,5天卖出200万杯,让“鲜荔枝现榨”的茶饮成为今夏现象级消费。这不仅是一次成功的爆品打造,更折射出新茶饮行业从“流量驱动”转向“文化+供应链双轮驱动”的深层变革。
01爆品背后:爆品的诞生,接住泼天流量
6月12日,茶百道推出荔枝系列新品,海盐荔枝冰茶与荔枝冰奶,爆火出圈,上架仅1小时便销出5万杯,5天冲破200万+杯。在茶饮市场内卷疲软的情况下,横空出世成为这个夏天的首个爆款,#荔枝冰奶# 更是登上了微博热搜,成为热议话题。

《长安的荔枝》今夏大火,通过唐代小吏李善德运送荔枝的艰难故事,将“一骑红尘妃子笑”的历史符号转化为当代观众可感知的情感载体,引起当代职场人强烈共鸣。这种情绪共振直接转化为消费动力——电视剧播出后,“广东荔枝”搜索量环比增长143%,茶百道敏锐的捕捉到了研发风向,2款荔枝新品借势而出,社交媒体上“茶百道店员剥荔枝”等话题阅读量超亿次,为新品上市铺设了天然流量池。

产品的消费场景打造
茶百道营销发力文化热点,将“荔枝”从历史叙事中的“皇家贡品”转化为现代消费场景中的“日常饮品”。通过门店手剥荔枝的视觉冲击(店员一天剥50斤荔枝的吐槽)、社交媒体上“荔枝冰奶像融化冰淇淋”的口感传播,成功构建了“喝荔枝茶=参与文化热点”的消费仪式感。这种将文化IP融入消费场景的能力,正是新茶饮品牌从“卖产品”转向“卖体验”的关键。
02产品创新:以“鲜”为核心的差异化竞争
之前的茶百道在产品线上属于“抄”能力爆表型,从杨枝甘露到西瓜啵啵,茉莉奶绿到豆乳玉麒麟,堪称奶茶界的“海王”,什么火研发什么出什么。然而近几年消费者逐渐不买账,产品研发能力被质疑。但从“小麦草”、“紫苏叶”等产品原料的运用开始,茶百道研发开始发力。这次的荔枝新品更是抓住消费者对“鲜”的需求,狠狠抓住消费者味蕾。

原料端的“奢侈”投入
茶百道荔枝新品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对原料的极致追求:坚持“只使用荔枝鲜果现榨”,每杯“海盐荔枝冰茶”约用19颗鲜荔枝,远超行业平均水平;“荔枝冰奶”则采用七窨茉香雪芽茶底搭配优质牛乳,通过乳脂中和荔枝微涩,实现“丝滑口感与清新果香”的平衡。这种“奢侈”的原料投入,打破了茶饮行业长期依赖预包装果汁的行业惯例,重新定义了“鲜果茶”的标准。
工艺端的“手作”壁垒
门店现场剥皮、去核、榨汁的“手作”模式,成为茶百道的产品护城河,冲上热搜。相较于现在茶饮行业都默认的预包装果汁的标准化生产,“手作”虽然增加了人力成本与制作时间,但能最大程度保留荔枝的原汁原味与新鲜口感。用户反馈中“喝完嘴巴都是荔枝香”“果肉多到biu汁”等描述,正是这种“新鲜感”带来的差异化体验。这种以牺牲效率换取品质的“激进”策略,在内卷化的茶饮市场中开辟了新的竞争维度。

03供应链革命“全链路保鲜的“时间战”
一直以来,相比于蜜雪自建供应链,古茗搭建冷链,茶百道上游供应链布局显得有些薄弱。茶百道虽然自建了茶叶工厂和包材工厂,但总部水果统一配送率仅达62%,原材料如乳制品、水果主要依赖外部采购,导致一旦供应链失控,将直接冲击营收主心骨。而且茶百道整体发展呈现“重营销、轻研发”的模式,营销费用是研发费用高达十倍以上。这种在行业同质化竞争中就显得没有什么护城河。
从“枝头到舌尖”的鲜度竞速
但这次新品我们可以看到茶百道在供应链上的加强。荔枝“一日色变,二日香变,三日味变”的特性,决定了其供应链必须以“小时”为单位计算。茶百道通过“清晨低温采摘→冰水预冷→5℃恒温冷链运输→全程覆盖冰块和保湿棉”的全链路保鲜措施,将荔枝从广东廉江产地运送到西安门店的时间压缩至48小时,较古代“11天运送”效率提升近百倍。这种对“鲜度”的极致追求,不仅解决了荔枝易腐的保鲜难题,更构建了难以复制的供应链壁垒。
数字化供应链的底层支撑
高效配送网络的背后,是茶百道持续迭代的数字化供应链体系。2024年年报显示,92%门店实现“下单后次日达”,95%门店每周配送2次以上;北京、成都、重庆等地推出的41条夜间配送路线,进一步压缩物流时间。这种“次日达+夜间配送”的组合模式,既保证了原料的新鲜度,又提升了门店的运营效率。更重要的是,这套供应链体系已成功复用于果蔬系列、耙耙柑系列等新品,成为品牌持续打造爆款的基础设施。
04品牌挑战:爆款的可持续性
门店承接力与成本
门店一线员工“一天剥50斤荔枝”的高强度工作,暴露出极致鲜果策略背后的人力成本压力。虽然用户对“新鲜现榨”的口感赞不绝口,但若不能通过自动化设备(如冷冻荔枝肉加工)或合理的人力调配平衡效率与员工福祉,长期来看可能影响品牌的可持续发展。这提示新茶饮品牌在追求产品极致的同时,需关注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发展。
高定价与消费分级的适配
“一杯荔枝茶20元”的定价策略,在一线及新一线城市或许能被接受,但在下沉市场可能面临消费力不足的挑战。茶百道需思考如何通过产品组合(如推出小规格尝鲜装)、区域化定价等方式,平衡“高品质”与“高性价比”的关系,进一步扩大消费群体。

05加盟生态赋能:供应链反哺,强化护城河
作为拥有超8300家加盟店的头部茶饮品牌,99%都是加盟店,茶百道99%都是加盟店,商业模式高度依赖加盟商。2020年-2023年,茶百道向加盟店销售货品及设备的营收占比达到94.5%、94.6%、95%和95%。5年间的快速扩张,也带来了茶百道的“脆皮鸭”体质,对加盟商的“输血式支持”。

而这此茶百道的爆品打造,不仅是一次成功的产品创新,更是一场加盟体系与爆品策略深度协同的商业实验。茶百道的加盟模式与爆品打造存在“共生关系”——爆品为加盟门店提供标准化盈利工具,加盟体系则为爆品提供规模化落地场景。茶百道荔枝新品坚持“只用鲜果现榨”,看似增加了门店操作复杂度,实则通过总部提供的“手剥SOP”(如荔枝去核工具、榨汁设备标准化)、原料预处理方案(冰水预冷锁鲜流程),将复杂工艺转化为可复制的标准化动作。这种“看似复杂,实则简单”的产品设计哲学,让加盟商无需担心产品研发能力不足,只需严格执行总部标准即可复制爆款成功。
数据显示,爆品上市期间,三四线城市加盟店的日均客流量环比增长超300%,部分门店甚至出现“排队1小时只为一杯荔枝冰奶”的现象。而爆品经验的可复制性,更是强化茶百道的供应链,搭建品牌护城河。荔枝系列的供应链管理经验(如5℃恒温冷链、冰水预冷锁鲜)已成功复用于果蔬系列、耙耙柑系列等新品。这种“爆品-供应链优化-新品研发”的正向循环,让茶百道能够持续推出符合市场需求的创新产品,为加盟门店提供源源不断的盈利工具,避免陷入“同质化竞争”的陷阱。
06茶饮方向:从“荔枝爆款”看新茶饮未来
茶百道荔枝系列的爆火,绝非偶然的“流量红利”,而是文化IP借势、产品创新、供应链革命共同作用的结果。它揭示了一个新消费时代的商业逻辑:在信息过载的时代,消费者购买的不仅是产品本身,更是一种“文化认同感”与“品质确定性”。未来,随着茶饮行业竞争从“口味创新”转向“全产业链效率”的比拼,能否像茶百道一样,将文化叙事能力、产品打磨能力与供应链管理能力深度融合,将成为品牌能否持续增长的关键。毕竟,在新消费的战场上,没有偶然的爆款,只有必然的体系化胜利。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杜牧笔下“一骑红尘妃子笑”的荔枝传奇,在2025年夏天被茶百道重新演绎。当电视剧《长安的荔枝》掀起全民文化共鸣,茶百道迅速推出“海盐荔枝冰茶”与“荔枝冰奶”两款新品,5天卖出200万杯,让“鲜荔枝现榨”的茶饮成为今夏现象级消费。这不仅是一次成功的爆品打造,更折射出新茶饮行业从“流量驱动”转向“文化+供应链双轮驱动”的深层变革。
01爆品背后:爆品的诞生,接住泼天流量
6月12日,茶百道推出荔枝系列新品,海盐荔枝冰茶与荔枝冰奶,爆火出圈,上架仅1小时便销出5万杯,5天冲破200万+杯。在茶饮市场内卷疲软的情况下,横空出世成为这个夏天的首个爆款,#荔枝冰奶# 更是登上了微博热搜,成为热议话题。

《长安的荔枝》今夏大火,通过唐代小吏李善德运送荔枝的艰难故事,将“一骑红尘妃子笑”的历史符号转化为当代观众可感知的情感载体,引起当代职场人强烈共鸣。这种情绪共振直接转化为消费动力——电视剧播出后,“广东荔枝”搜索量环比增长143%,茶百道敏锐的捕捉到了研发风向,2款荔枝新品借势而出,社交媒体上“茶百道店员剥荔枝”等话题阅读量超亿次,为新品上市铺设了天然流量池。

产品的消费场景打造
茶百道营销发力文化热点,将“荔枝”从历史叙事中的“皇家贡品”转化为现代消费场景中的“日常饮品”。通过门店手剥荔枝的视觉冲击(店员一天剥50斤荔枝的吐槽)、社交媒体上“荔枝冰奶像融化冰淇淋”的口感传播,成功构建了“喝荔枝茶=参与文化热点”的消费仪式感。这种将文化IP融入消费场景的能力,正是新茶饮品牌从“卖产品”转向“卖体验”的关键。
02产品创新:以“鲜”为核心的差异化竞争
之前的茶百道在产品线上属于“抄”能力爆表型,从杨枝甘露到西瓜啵啵,茉莉奶绿到豆乳玉麒麟,堪称奶茶界的“海王”,什么火研发什么出什么。然而近几年消费者逐渐不买账,产品研发能力被质疑。但从“小麦草”、“紫苏叶”等产品原料的运用开始,茶百道研发开始发力。这次的荔枝新品更是抓住消费者对“鲜”的需求,狠狠抓住消费者味蕾。

原料端的“奢侈”投入
茶百道荔枝新品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对原料的极致追求:坚持“只使用荔枝鲜果现榨”,每杯“海盐荔枝冰茶”约用19颗鲜荔枝,远超行业平均水平;“荔枝冰奶”则采用七窨茉香雪芽茶底搭配优质牛乳,通过乳脂中和荔枝微涩,实现“丝滑口感与清新果香”的平衡。这种“奢侈”的原料投入,打破了茶饮行业长期依赖预包装果汁的行业惯例,重新定义了“鲜果茶”的标准。
工艺端的“手作”壁垒
门店现场剥皮、去核、榨汁的“手作”模式,成为茶百道的产品护城河,冲上热搜。相较于现在茶饮行业都默认的预包装果汁的标准化生产,“手作”虽然增加了人力成本与制作时间,但能最大程度保留荔枝的原汁原味与新鲜口感。用户反馈中“喝完嘴巴都是荔枝香”“果肉多到biu汁”等描述,正是这种“新鲜感”带来的差异化体验。这种以牺牲效率换取品质的“激进”策略,在内卷化的茶饮市场中开辟了新的竞争维度。

03供应链革命“全链路保鲜的“时间战”
一直以来,相比于蜜雪自建供应链,古茗搭建冷链,茶百道上游供应链布局显得有些薄弱。茶百道虽然自建了茶叶工厂和包材工厂,但总部水果统一配送率仅达62%,原材料如乳制品、水果主要依赖外部采购,导致一旦供应链失控,将直接冲击营收主心骨。而且茶百道整体发展呈现“重营销、轻研发”的模式,营销费用是研发费用高达十倍以上。这种在行业同质化竞争中就显得没有什么护城河。
从“枝头到舌尖”的鲜度竞速
但这次新品我们可以看到茶百道在供应链上的加强。荔枝“一日色变,二日香变,三日味变”的特性,决定了其供应链必须以“小时”为单位计算。茶百道通过“清晨低温采摘→冰水预冷→5℃恒温冷链运输→全程覆盖冰块和保湿棉”的全链路保鲜措施,将荔枝从广东廉江产地运送到西安门店的时间压缩至48小时,较古代“11天运送”效率提升近百倍。这种对“鲜度”的极致追求,不仅解决了荔枝易腐的保鲜难题,更构建了难以复制的供应链壁垒。
数字化供应链的底层支撑
高效配送网络的背后,是茶百道持续迭代的数字化供应链体系。2024年年报显示,92%门店实现“下单后次日达”,95%门店每周配送2次以上;北京、成都、重庆等地推出的41条夜间配送路线,进一步压缩物流时间。这种“次日达+夜间配送”的组合模式,既保证了原料的新鲜度,又提升了门店的运营效率。更重要的是,这套供应链体系已成功复用于果蔬系列、耙耙柑系列等新品,成为品牌持续打造爆款的基础设施。
04品牌挑战:爆款的可持续性
门店承接力与成本
门店一线员工“一天剥50斤荔枝”的高强度工作,暴露出极致鲜果策略背后的人力成本压力。虽然用户对“新鲜现榨”的口感赞不绝口,但若不能通过自动化设备(如冷冻荔枝肉加工)或合理的人力调配平衡效率与员工福祉,长期来看可能影响品牌的可持续发展。这提示新茶饮品牌在追求产品极致的同时,需关注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发展。
高定价与消费分级的适配
“一杯荔枝茶20元”的定价策略,在一线及新一线城市或许能被接受,但在下沉市场可能面临消费力不足的挑战。茶百道需思考如何通过产品组合(如推出小规格尝鲜装)、区域化定价等方式,平衡“高品质”与“高性价比”的关系,进一步扩大消费群体。

05加盟生态赋能:供应链反哺,强化护城河
作为拥有超8300家加盟店的头部茶饮品牌,99%都是加盟店,茶百道99%都是加盟店,商业模式高度依赖加盟商。2020年-2023年,茶百道向加盟店销售货品及设备的营收占比达到94.5%、94.6%、95%和95%。5年间的快速扩张,也带来了茶百道的“脆皮鸭”体质,对加盟商的“输血式支持”。

而这此茶百道的爆品打造,不仅是一次成功的产品创新,更是一场加盟体系与爆品策略深度协同的商业实验。茶百道的加盟模式与爆品打造存在“共生关系”——爆品为加盟门店提供标准化盈利工具,加盟体系则为爆品提供规模化落地场景。茶百道荔枝新品坚持“只用鲜果现榨”,看似增加了门店操作复杂度,实则通过总部提供的“手剥SOP”(如荔枝去核工具、榨汁设备标准化)、原料预处理方案(冰水预冷锁鲜流程),将复杂工艺转化为可复制的标准化动作。这种“看似复杂,实则简单”的产品设计哲学,让加盟商无需担心产品研发能力不足,只需严格执行总部标准即可复制爆款成功。
数据显示,爆品上市期间,三四线城市加盟店的日均客流量环比增长超300%,部分门店甚至出现“排队1小时只为一杯荔枝冰奶”的现象。而爆品经验的可复制性,更是强化茶百道的供应链,搭建品牌护城河。荔枝系列的供应链管理经验(如5℃恒温冷链、冰水预冷锁鲜)已成功复用于果蔬系列、耙耙柑系列等新品。这种“爆品-供应链优化-新品研发”的正向循环,让茶百道能够持续推出符合市场需求的创新产品,为加盟门店提供源源不断的盈利工具,避免陷入“同质化竞争”的陷阱。
06茶饮方向:从“荔枝爆款”看新茶饮未来
茶百道荔枝系列的爆火,绝非偶然的“流量红利”,而是文化IP借势、产品创新、供应链革命共同作用的结果。它揭示了一个新消费时代的商业逻辑:在信息过载的时代,消费者购买的不仅是产品本身,更是一种“文化认同感”与“品质确定性”。未来,随着茶饮行业竞争从“口味创新”转向“全产业链效率”的比拼,能否像茶百道一样,将文化叙事能力、产品打磨能力与供应链管理能力深度融合,将成为品牌能否持续增长的关键。毕竟,在新消费的战场上,没有偶然的爆款,只有必然的体系化胜利。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